1953年7月份,中国和朝鲜那边,还有美国的代表,一块儿在板门店把停战的事儿给正式签了下来。这事儿一办妥,也就意味着打了三年多的朝鲜战争,终于能给全世界一个交代,说它结束啦。
朝鲜战争导致朝鲜半岛情况惨烈,总共让300万普通老百姓丢了命,还有300多万人流离失所,没地儿住,经济损失更是高达好几亿美元。
这场半岛冲突,到底谁是最终的得益者呢?美国在朝鲜战场上砸进去了400多亿美元,咱们国家也投入了超过25亿美元,看起来两边都没捞到什么大便宜。
说实话,就算中朝和美国签署了那份停战协定,也并不意味着中朝就是赢家。真正的胜利果实,往往是让那些躲在背后的家伙给摘走了,他们才是笑到最后的人。
那么,猜猜看,最终谁成了那个最厉害的角色?
说白了,它就是二战时候被打败了,整个工业体系都垮了,还挨了两颗原子弹的那个日本。
确实,别看日本地方不大,但它借着朝鲜战争这个机会,竟然把战后的经济给重新搞起来了,而且还一跃成为了亚洲经济的领头羊!
那么,日本这么个弹丸小地,到底是怎么搞起来的呢?说白了,这事得追溯到二战打完以后,美国怎么对待日本那会儿。
【1.既是判官,也是帮手】
1945年8月15号那天,日本认输了,没条件地投降了。这之后,全国超过六成的工厂都关门大吉,破了产。失业的人也是一大堆,超过了两成,国内经济那叫一个糟糕,真的挺惨的!
另外,日本国内的生活必需品根本没法全靠自己供应,全国有8000万人,其中有1000万人时刻处在因缺粮而可能饿死的危险之中。
一开始,美国为了管控日本,就在那儿设了个占领军总部,还让麦克阿瑟当了管日本的美军头头儿。
那时候,打了败仗的日本,对待曾经狠狠打败自己的美军,简直是毕恭毕敬,就像伺候上帝一样。在日本国内,不管走到哪儿,美国人都享受着跟神仙似的待遇。
说实话,这全都是因为麦克阿瑟对日本那套办法奏效,该强硬时他绝不手软。就连日本天皇,在麦克阿瑟看来,也和平头百姓没啥两样!
按照美国给日本定的规矩,日本是不能有军队的,一开始叫保安队,后来变成了自卫队。而且,他们也没有权力去跟别人打仗,说白了,就是没有任何军事力量。
从老一辈的告诫到新一代的亲身体验,都在传达这样一个信息:日本这个国家,还有他们的人民,对待弱小总是显得霸道,碰到强大对手时则会显露怯意。打从他们国家成立那会儿起,这种特性就没怎么变过。
另外,美国看重日本,主要是把日本当成了远东的一个军事据点,好让美国在亚太地区站得更稳,影响力更大。尤其是跟社会主义阵营的老大——苏联,还有后来的“新中国”较劲时,日本这个位置就显得特别重要了。
因此,二战打完收拾日本那会儿,美国人手下留情了,没全给端了,让日本还留点军工制造的能力。像三菱重工、川崎重工这些大公司,好歹是保住了半条命。
说实话,这更像是为了美国人,而不是真的为了日本!
1950年,朝鲜那边一开打,美国就盯上了日本,把它当成了重要的物资供应站。啥物资都得买,像军装啊、毯子、装土的袋子,还有钢铁这些。这样一来,日本战后恢复经济的事儿,也就赶紧被提上了议程。
说起来你可能不信,有资料显示啊,从1950年朝鲜战争一开打,一直到1955年,也就是朝鲜战争结束两年后,日本因为给美国提供“战争特需”物资,赚得盆满钵满,总额高达35亿美元。这个数字,可是占了当时日本全部出口的一大半,60%还要多呢。
说白了,美国在朝鲜打仗那会儿的大量需求,硬是把日本那快要垮掉的经济给拉回来了!
除了订购武器弹药,美国还把大量的军车生产和机械修理工作扔给了日本,这么做直接推动了日本汽车工业飞速发展,也因此有了现在那些全球知名的顶级汽车品牌。
1950年的某个月里,日本本土的汽车厂家动手修理并生产了超过6000辆的军用大货车。转眼间到了1980年,日本汽车业的产值嗖的一下超过了美国,坐上了世界第一的宝座。
1950年那会儿,日本工矿企业的产出可比1949年多了大概一半多,快55%了。制造行业更是猛涨,超过了60%。这么一来,还给20万日本人找到了工作。
1952年那会儿,美军在朝鲜打仗,子弹啊、大炮啊这些武器装备用得飞快,结果从美国本土运过来的那些根本不够用,还搞得等了好久。
因此,为了让在朝鲜战场上的联合国军队能够不断获得武器和弹药,美军在日本设立的指挥部特别给日本企业开了绿灯,让它们参与制造武器弹药,还有维修飞机等工作。这样一来,日本的军事重工业就又有机会东山再起了。
来聊聊一个挺有名的日本大公司,三菱重工,也有人叫它三菱财阀,估计不少人都有所耳闻。
三菱重工在日本算是防务领域的大头,不论是天上飞的飞机,还是地上跑的坦克、战车、大炮,甚至海里游的军舰、航母这些大家伙,背后往往都有三菱重工的手笔。
它头一回崛起,是因为日本明治维新推行的新政策。至于第二次腾飞,那就得归功于朝鲜战争,还有后来的越南战争了。
据说啊,有资料显示,三菱重工在朝鲜战争那会儿,接到了好多军械维修的活儿,总共赚了3.8亿美金。这数目可不小,顶得上1949年三菱重工一整年产值的十多倍,整整16倍还多呢!
很多人应该都瞧过2022年春节上映的电影《长津湖之水门桥》,在那部电影里,水门桥被咱们的志愿军给炸毁了。可没想到,美军后来竟然又把它给修好了。而帮忙修桥的,竟然是日本人。
说白了,水门桥的重建工作其实是三菱重工挑大梁干的。
可能,那些志愿军战士压根没想到,那些曾经凶狠至极的日本军阀,换了个新招数,竟打算跟着美国人一起,继续欺负咱们中国和中国老百姓!
【2.既是“朋友”,也是炮灰】
朝鲜战争打响后,美国军队拉了一批日本人去朝鲜战场,帮着联合国军一块儿打仗。
这样做的原因,说白了,是因为二战那会儿,朝鲜半岛被日本占领了,当地有不少人会讲日语。再加上,好多物资文件啥的,都是用的日语。所以,找日本人去搞翻译,还有负责后勤运输,那肯定是挺合适的选择。
战斗打得最火热那会儿,美国军队有时候会干脆扔些枪给日本人,让他们要么自己保护自己,要么就帮美军去探路打头阵。说白了,就是让日本人去当那个冲在最前头,最先挨打的角色。
说实话,美军打心底里觉得,那些以前的日本老军阀,真没啥好同情的。要是少一个有血性的日本人,美国管起日本来可就顺手多了。
【3.战争结束,收益未停】
说实话,朝鲜战争打完了以后,日本从战争中捞到的好处还在继续呢。
1955年,也就是朝鲜战争停战后的第二年,日本在那场战争中提供的军事援助,包括直接和间接的物资,加起来超过了610亿美金。这个数字,比美国用来帮助欧洲复兴的马歇尔计划还要多上五倍不止呢。马歇尔计划可是覆盖了16个国家,就连得到好处最多的英国,也就才拿了33亿美金。对日本来说,这可真是走了大运,就像是天上白白掉下来个大馅饼!
说到美国的军事订单,日本从中捞到的好处可不止是订单需求那么简单。他们还学到了美国那一套标准经验、先进技术、高效生产和严格质量管理。这些对战后经济一团糟的日本来说,就像是打了一针强心剂,瞬间活力满满。
朝鲜战争那会儿,日本抓住了给军队供货的机会,经济一下子就窜上来了,恢复到二战前的水平。这还不止,也给后来,大约15年后吧,日本变成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打下了好基础。
根据一些历史资料记载啊,朝鲜战争还没开打前,日本每年的个人消费加起来是2100亿日元。但你知道吗?到了1953年朝鲜战争打完那会儿,这消费总额噌噌噌地涨到了7800亿日元。
这一仗,简直就是给战败的日本来了个大翻身,像是突然打通了他们的关键通道!
【朝鲜战争总结】
说实话,要是苏联和美国杠上了,不管有没有朝鲜战争那档子事,美国铁定会帮日本一把,就像他们当初帮西德搞马歇尔计划那样。日本能变成工业强国,可不全是因为朝鲜战争。这两者之间,不能简单地划等号!
说实话,我觉得朝鲜战争里头,最大的赢家得算新中国。这场仗打下来,咱们国家的边界安全算是稳稳当当了。而且,还推动了咱们军队的现代化进程,就比如说伊拉克战争后,咱们中国军队那是突飞猛进,步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。最重要的是,这一仗还帮咱们在国际上赢得了好名声!
那时候,新中国因为参与了朝鲜战争,意外得到了苏联的大力支持,他们援助了咱们156个重要的大型工业项目。这些帮助让咱们国家慢慢从农业为主转变成了工业强国,这才有了后来咱们能进入互联网经济时代的机会!
说到打仗那会儿的日本和美国,一开始是美国占领了日本,可后来呢,他俩竟然变成了铁哥们儿,日本也就这么成了美国插手亚洲事务的“军事前哨站”。
反正,咱们得时刻提防着日本这个国家,不能放松!
#图文打卡计划#